倫敦街頭一景,是隨處可見的公共自行車租用點。這里,是一個自行車的王國。所以也就不難理解,英國的自行車項目為何那么強。
2010年夏天,在倫敦市長鮑里斯·約翰遜的提議下,“鮑里斯自行車”計劃誕生,政府一開始為此配置了1.5萬輛自行車,建設了1000個自行車站。由于可以異地存取,而且價格便宜,很受市民和游客的歡迎。
用車的費用,是由租賃費和使用費兩部分組成。租賃費24小時1鎊,7天5鎊。使用費前30分鐘免費,1小時1鎊,1.5小時4鎊,2小時6鎊,在各停車點可以直接用信用卡付款。難怪有人說——只要保證每30分鐘還車然后再重新取車,甚至可以只花1鎊游遍倫敦。
在倫敦,綠色騎行的理念已經真正成為一種生活習慣。騎車既是代步工具,又是健身方式,在年輕人當中更是一種時尚。
倫敦奧組委在奧運會開幕前提醒倫敦市民,奧運期間最好不要開車進城,騎車出行是最佳方式。實際上,除了開幕當天交通稍顯擁堵之外,比賽期間路不是很堵,地鐵也不是很擠,因為騎車的人越來越多了。倫敦市長鮑里斯·約翰遜仿效開幕式女王跳傘被卡在半空中,被英國人嘲笑為一場秀。但同時,鮑里斯在倫敦最有名的“秀”,卻是這幾年幾乎每天都騎車上下班,他騎車的照片時常見諸報端。
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,自行車仍然還只是一種代步工具。最近兩年,在杭州、蘇州等城市,已經逐漸興起了類似倫敦這樣的自行車租用潮,受到很多年輕一族的歡迎。
無論是為了緩解交通擁堵,還是為了鍛煉體質,像倫敦一樣出門騎車都值得大力推廣。相信這樣一種出行方式,將來會成為都市里的另一種時尚。